西安航天基地“航天云课堂”(第三期)举办
2025年05月07日
字数:739

阳光讯(记者 杨小娟 文/图)4月29日,由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主办的“名师+”教学成果展暨“航天云课堂”(第三期)活动在西安市航天城第二中学圆满落幕。本次活动聚集辖区教育工作者、学科名师及教育专家,通过课例展示、研讨交流与技术创新,展现航天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成果,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活动设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四大分会场,来自航天基地多所学校的优秀教师同台展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。
航天城第二中学靳晓芬、郭小会两位教师以八年级课文《一滴水经过丽江》为范例,通过情境化教学引导学生沉浸式感受文学魅力,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。
航天二中司莉、潘梅与航天三初刘珂珂三位教师围绕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》展开同课异构,以差异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,展现数学课堂的多样性与探究性。
航天一中孙雪、航天二中关思思及航天三初杨居媚聚焦八年级英语Unit7阅读教学,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语言实践场景,提升学生跨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。
航天菁英学校赵姗、吕磊与航天二中邢函以《力和运动的关系》为课题,借助实验演示与数字化工具,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直观体验,强化学生科学探究能力。
授课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设计,灵活运用智慧课堂、虚拟实验等现代教育技术,充分体现“以生为本”的教学理念,赢得与会师生高度评价。
课例展示后,活动进入研讨环节。授课教师分享教学设计思路,强调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教学策略。陕西省教科院专家罗辉、程彩英、胡静文、王慧丽等对课堂进行精准点评,既肯定了课堂亮点,如问题驱动、技术融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,也针对教学环节优化提出专业建议,助力教师深化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。
在开放交流环节,参会教师围绕“课堂生成的动态捕捉”“新课标可视化实践”等议题展开热议,共享教学经验,共探创新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