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赵一曼烈士
2025年09月01日
字数:1404
■北京实验学校初二(8)班 祁郝
敬爱的赵一曼烈士:
写这封信的时候,我正趴在书桌前,窗外的花都开了,风一吹就飘来阵阵花香。教室里,同学们都在背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。我最近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:咱们今天的好日子,到底是怎么来的?直到前几天去革命纪念馆,看到您写的家书,又想起您留给宁儿(赵一曼的儿子陈掖贤)的信,我才算想明白:这好日子,是你们用勇气拼出来的,是你们用忠诚守出来的。我们这代人必须接住你们的“接力棒”,把这份珍贵传承下去。
我觉得,先烈的勇气从来不是“瞎冲”,而是藏在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选择里。您在信里说,明明知道东北地区缺医少药、环境艰苦,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了抗战前线。您发动群众,建立了农民游击队,配合抗日部队作战。
您知道吗?现在我们学校也有一个“爱心医疗队”,每周会去社区帮老人量血压、教小朋友处理小伤口。有一次,我帮张奶奶测血压,她拉着我的手说:“以前哪有这条件啊,受伤了就靠草药敷。”我突然就想起了您——您当年在战地救伤员,是为了让后来人不用再受战争的苦;我们现在学急救、帮老人,就是为了把您这种“想帮人”的勇气用在和平年代的小事里。要是当年您没去医疗队,要是当年那些阿姨没藏粮、没缝棉衣,哪有今天我们安安稳稳上学、老人舒舒服服晒太阳的好日子呀?
我发现,先烈的忠诚不是嘴上喊的口号,而是就算受再多的苦,也不丢信仰的硬气。之前在历史课上学习您的故事,老师说,1935年,您受伤被俘后,鬼子对您用了好多酷刑——电刑、烙铁烫、灌辣椒水等,可您连半个字的党组织的信息都没说。我当时听着就攥紧了拳头,心想,这得有多疼啊!后来看《赵一曼传》,书里写到,您在1936年牺牲的那天还在刑场上高唱《国际歌》,临刑前特意托狱友告诉宁儿:“妈妈是为民族解放而死的。”原来,“忠诚”是疼到极致也不低头,是到最后一刻还想着“要为国家留点什么”。
您肯定想不到,您当年战斗过的东北林海现在变得有多好!《东北振兴发展报告(2023)》里说,现在长白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.8%,用雪水浇灌的稻田每年能产上千万吨粮食;镜泊湖景区每年有300多万人去游玩,游客们坐在船上听导游讲述您的故事,再也没有枪声,只有笑声。还有您牵挂的宁儿叔叔,后来成了一名老师,跟您希望的一样——“做对国家有用的人”,他总在课堂上跟学生讲您的故事:您当年用生命守住的“民族希望”,现在长成了参天大树;中国的高铁、5G、航天技术都走在了世界前面,这些都是您和无数先烈“忠诚”的成果啊!
最后,我想跟您说,我们这代人虽然不用躲防空洞、不用送军粮了,但传承先烈精神并不是空话,而是我们能实实在在做到的事。我们学校的“红色宣讲团”每周都会去社区里给爷爷奶奶读你们的家书。有一次,当我读到您写的“等胜利了要带爸妈看天安门”时,李爷爷当场就哭了,他说:“我当年就是跟着部队打鬼子的,现在天安门天天升国旗,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。”实验室里,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环保小发明,因为知道强国得有硬科技,不能让别人卡我们的脖子;运动会上,当我跑800米腿都酸得快抬不起来的时候,一想到你们当年在雪地里行军、在炮火里救人,就咬着牙冲过了终点——这就是我们的“担当”:把你们的勇气变成努力学习的劲儿,把你们的忠诚变成爱祖国、爱身边人的行动。
清风又吹来了花香,好想把这些好消息都告诉你们。请放心,我们这一代人肯定能接住你们的“接力棒”,把你们的精神藏在心里、做在行动里,让你们当年的期盼,在我们手里开出更美的花!
此致
敬礼!
2025年8月28日
敬爱的赵一曼烈士:
写这封信的时候,我正趴在书桌前,窗外的花都开了,风一吹就飘来阵阵花香。教室里,同学们都在背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。我最近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:咱们今天的好日子,到底是怎么来的?直到前几天去革命纪念馆,看到您写的家书,又想起您留给宁儿(赵一曼的儿子陈掖贤)的信,我才算想明白:这好日子,是你们用勇气拼出来的,是你们用忠诚守出来的。我们这代人必须接住你们的“接力棒”,把这份珍贵传承下去。
我觉得,先烈的勇气从来不是“瞎冲”,而是藏在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选择里。您在信里说,明明知道东北地区缺医少药、环境艰苦,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了抗战前线。您发动群众,建立了农民游击队,配合抗日部队作战。
您知道吗?现在我们学校也有一个“爱心医疗队”,每周会去社区帮老人量血压、教小朋友处理小伤口。有一次,我帮张奶奶测血压,她拉着我的手说:“以前哪有这条件啊,受伤了就靠草药敷。”我突然就想起了您——您当年在战地救伤员,是为了让后来人不用再受战争的苦;我们现在学急救、帮老人,就是为了把您这种“想帮人”的勇气用在和平年代的小事里。要是当年您没去医疗队,要是当年那些阿姨没藏粮、没缝棉衣,哪有今天我们安安稳稳上学、老人舒舒服服晒太阳的好日子呀?
我发现,先烈的忠诚不是嘴上喊的口号,而是就算受再多的苦,也不丢信仰的硬气。之前在历史课上学习您的故事,老师说,1935年,您受伤被俘后,鬼子对您用了好多酷刑——电刑、烙铁烫、灌辣椒水等,可您连半个字的党组织的信息都没说。我当时听着就攥紧了拳头,心想,这得有多疼啊!后来看《赵一曼传》,书里写到,您在1936年牺牲的那天还在刑场上高唱《国际歌》,临刑前特意托狱友告诉宁儿:“妈妈是为民族解放而死的。”原来,“忠诚”是疼到极致也不低头,是到最后一刻还想着“要为国家留点什么”。
您肯定想不到,您当年战斗过的东北林海现在变得有多好!《东北振兴发展报告(2023)》里说,现在长白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.8%,用雪水浇灌的稻田每年能产上千万吨粮食;镜泊湖景区每年有300多万人去游玩,游客们坐在船上听导游讲述您的故事,再也没有枪声,只有笑声。还有您牵挂的宁儿叔叔,后来成了一名老师,跟您希望的一样——“做对国家有用的人”,他总在课堂上跟学生讲您的故事:您当年用生命守住的“民族希望”,现在长成了参天大树;中国的高铁、5G、航天技术都走在了世界前面,这些都是您和无数先烈“忠诚”的成果啊!
最后,我想跟您说,我们这代人虽然不用躲防空洞、不用送军粮了,但传承先烈精神并不是空话,而是我们能实实在在做到的事。我们学校的“红色宣讲团”每周都会去社区里给爷爷奶奶读你们的家书。有一次,当我读到您写的“等胜利了要带爸妈看天安门”时,李爷爷当场就哭了,他说:“我当年就是跟着部队打鬼子的,现在天安门天天升国旗,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。”实验室里,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环保小发明,因为知道强国得有硬科技,不能让别人卡我们的脖子;运动会上,当我跑800米腿都酸得快抬不起来的时候,一想到你们当年在雪地里行军、在炮火里救人,就咬着牙冲过了终点——这就是我们的“担当”:把你们的勇气变成努力学习的劲儿,把你们的忠诚变成爱祖国、爱身边人的行动。
清风又吹来了花香,好想把这些好消息都告诉你们。请放心,我们这一代人肯定能接住你们的“接力棒”,把你们的精神藏在心里、做在行动里,让你们当年的期盼,在我们手里开出更美的花!
此致
敬礼!
2025年8月28日